上市旅企2020年业绩出炉,80%巨额亏损高达上亿!
日期:2021-02-04 / 人气:
无论何时谈及2020年,疫情都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对于高度依赖人口流动的旅游业而言,更是致命的打击,停摆、破产、倒闭成为了旅游业的常态,上万家旅游相关的中小企业永远消失在了2020年,上市旅企也逃不脱疫情的打击。
中旅联盟梳理了近期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旅游企业,从各家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使旅企采用多种方式“自救”,但终究还是难以抵挡疫情的重压。
01 【景区类】
根据各家上市旅企业绩预告数据显示,除了云南旅游净利润为1.3-1.9亿元左右,其余均为亏损状态,宋城演艺、中青旅、桂林旅游均亏损过亿,其中宋城演艺亏损额最多,高达16-19亿元,根据其公告显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其持股的花房科技计提了资产减值,受此影响,公司按权益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约7.24亿元。
在巨额亏损的同时,宋城演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强化多元化内容、提升社交属性,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的千古情模式向“多剧院、多剧目、多活动、多门票”的演艺王国模式转型升级,从“旅游演艺”到“旅游演艺+城市演艺”并进,从大众旅游消费市场向细分人群市场渗透,虽受疫情影响,其公司演艺主业预计仍实现净利润约1.1亿元。
拥有乌镇、古北水镇两大古镇的中青旅也难逃亏损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6月,桐乡市财政局对乌镇古镇经营和保护、乌镇品牌宣传和推广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总计2.87亿元,若不是这项政府补贴,中青旅亏损额更大。
桂林旅游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亏损约2.7亿元,这是自2000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其主要原因是桂林旅游对外投资子公司出现亏损和对外投资子公司出现破产而导致的坏账准备计提增加,其中破产清算的丹霞温泉对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额约为-0.801亿元。
作为唯一盈利的云南旅游,预计公司2020年将盈利1.3亿元至1.9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的9470.04万元,同比增长37.28%至100.63%。而此前云南旅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下滑112.67%至125.34%。
云南旅游之所以“转亏为盈”,大部分原因来源于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500万元,主要为出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以及政府补助等。
02 【非景区类】
根据以上中旅联盟汇总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中免净利润一枝独秀,其余均为亏损,中国中免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2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7%。
中国中免原为中国国旅,2020年5月7日中国国旅宣布收购海免51%股权,自此成为海南离岛免税的唯一运营商,6月底中国中免正式改名,同时也明确公司不再经营旅行社业务,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为聚焦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旅游零售业务。
原本2020年一季度亏损1.2亿元,二季度开始,中免迅速恢复,净利润超过2019年同期,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让出境游的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力回流国内,另一方面是7月海南岛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双重利好让中国中免净利润突飞猛涨,仅第四季度,中免的净利同比增长613.29%,高达29亿元。
除了中国中免以外,其余旅企均是愁云惨淡,全球最大的度假村集团复星旅文亏损高达25-26.5亿元,因为疫情造成各国采取大范围的封城和旅行限制等公共卫生防疫措施,对复星旅文度假村运营业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度假村容纳能力下降约55%,预期造成营业额下降约57%,而旅游相关物业销售及建造收入预期按年下降约87%。
主营业务为出境游的众信旅游同样损失惨重,因为截至到目前出境旅游业务尚未恢复,这对其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导致公司2020年度收入规模严重下降,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为了“自救”,众信旅游也逐步开始布局国内游,引入了阿里3.85亿战略投资,想要扭转局势,众信旅游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文旅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显而易见,人流量断崖下跌、盈利“腰斩”的困境让各大旅企举步维艰,一方面上市旅企甩卖资产、获取政府补助,也仍然亏损连连,另一方面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来支撑发展,10余家文旅集团扎堆冲刺IPO,这均表明了一点,那就是2020年所有文旅相关的企业日子真的不好过。
关键词:上市旅企2020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