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丁老寨火灾背后,我们该反思什么?
日期:2021-02-27 / 人气:
大年初三,当大家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之中时,在中国西南边陲地带的一个古村落,被一场熊熊大火付之一炬。
这个依树而建的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名为翁丁村,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其民风民俗是整个佤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国部落文化最后的活体、是佤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翁丁村老寨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每年翁丁村老寨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一场猝不及防的大火让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翁丁老寨全然被毁,村寨中的寨门、寨桩、打歌场、木鼓房、牛头桩等原始佤族民居建筑均被付之一炬,火灾共烧毁房屋104间、寨门2个、厕所4间。
为何火势如此严重?其一是因为村落中的建筑以木为柱,以扎编后的竹子或木板为墙,以茅草片盖顶,而茅草房的屋顶极易燃,当天风力约有6级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其二是因为当天消防栓出了问题,喷水十多分钟后水压减少、水量下降,目前起火原因尚未查明。
据悉,翁丁村老寨内设有24个消防栓、2个消防水池,每家每户还配有灭火器、消防梯等设施,并且在火灾发生前两个多月,沧源县曾在翁丁村举行灭火救援应急演练,然而这一切都未能阻止此次火灾蔓延。
一场大火将这些百年建筑毁于一旦令人痛惜,因为吞噬的不仅是传统的古建筑,更是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虽然大火以后会开展复建工作,但是却无法一模一样的还原曾经原始、纯粹的历史民俗气息。
而这也并非首例发生在古城古镇的火灾事例,近几年来,古镇、古城、古建筑频频遭遇火灾。
2013年3月,云南省丽江市古城景区发生火灾,烧毁了民房107间,涉及13户,其中客栈4家,6个院落,过火面积2243.46平方米。
2013年4月,湖南凤凰古城发生火灾,虹桥附近的观景亭和附近一栋商用房起火,火灾造成一栋房屋被烧毁。
2014年1月,云南省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古城历史风貌被破坏严重,部分文物建筑不同程度受损,古城火灾面积为98.56亩,占古城核心保护面积约17%。
2015年1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拱辰楼被大火烧毁,600多年历史古迹全部烧毁。
火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中国古镇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历史比较久远,存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疏散通道狭窄等不足。
其次,部分古村落位置偏远,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相关部门虽然组织了消防培训,但是大家并未重视。
并且,随着古城古镇的开发,很多商业物业与传统居住地都混在一起,建筑高度密集没有建设防火带,所以火灾发生容易造成“连片失火”。
最后,古建筑起火除雷击等自然因素外,用火不当、电线老化、不规范使用电器、消防设备不足等人为因素是最关键的原因,因为大家普遍缺乏用火用电安全知识,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
今后该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呢?
第一是加强专业消防系统的建设,针对居住和物业等不同的用途,全面完善防火墙、烟雾探测、防火水缸、灭火器等民居消防设施建设;第二是古城古镇进行商业开发的同时也需要总体控制数量、统筹安排;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商业运营者和居民要时刻绷紧防火这根弦,虽然新闻中经常报道火灾防控,政府部分也对对居民进行消防培训,但是很多人总是觉得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完全没有火灾防控这一意识,消防演练总是流于形式主义。
中旅联盟认为,古城、古村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建筑,它们承载着每个地域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无论是古城的居住者、运营者还是游客,都需要对其加以保护,不要每一次都是等到失去后才去反思。
关键词:翁丁老寨火灾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