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业知识 >

红色旅游文化主题规划设计:新时代下“红色旅

日期:2019-09-22 / 人气: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迎来了新时代的新机遇;同时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热了起来。

  据《2017红色旅游热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7%,综合收入达到3060.9亿元,同比增长17.2%。

  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文化旅游,我国红色旅游的热度近年来持续攀升,正逐渐成为热门出游主题之一。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

  传统观念认为,红色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程中形成的文明和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

  事实上,随着时代更迭、文化融合,红色文化涵义越来越丰富,展现出极强的文化包容性。从红色精神外延,一切励志建新、有利于人们健康向上发展的文化,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大到公民对民族、对国家的爱,甚至上升到人类奋勇向上的梦想、对美好人性的跨越和追求等等,都可以归于红色文化的范畴。作为一种涵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红色文化需要丰富的物质载体来实现其教育意义和主导地位。发展红色旅游便是助力红色文化实现其教育意义和巩固其主导地位的一种重要方式。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红色旅游在国内发展的四个阶段四大模式

  我国大力推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强劲的文化基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舞台。纵观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60年以前:萌芽阶段,以政治学习旅游为主。

  1960-1994年:进入初步规模化发展阶段,仍以政治学习和公费接待为主,红色旅游景区概念产生。

  1995-2004年: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活动开始举行,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2005年至今: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红色旅游产品趋向综合化开发。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红色旅游逐渐探索出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原址观光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综合开发模式是目前红色旅游市场开发较为主流的四大模式。

  1、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址观光模式

  即依托革命旧址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革命遗迹,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常见于历史价值较高,不适宜过多开发的文物或红色文化遗址。以遵义会议旧址5A景区为典型代表。

  2、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红绿结合模式

  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里面,实现“红色搭台、绿色唱戏”,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多见于自然资源较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以井冈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代表。

  3、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红古结合模式

  在文化兴旅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与红色景区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瑞金红色旅游景区为典型代表。

  4、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综合开发模式

  在红色观光和参与体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多业态产品综合开发的模式。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配套开发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体验项目,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以照金红色旅游小镇为典型代表。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目前红色旅游发展的三大不足

  1.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旅游产品组合单一,带动体验性差

  以旧址参观、游览的形式为主的红色旅游景区,产品组合单一,创新性不足,互动性不强,对游客产生吸引力较差,二次消费比重低,二度重游率不高。

  2.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客群狭窄年龄偏大,年轻人接受度低

  由于红色文化的时代特性,很难对年轻一代产生强烈吸引力。加上当前产品缺乏与时代潮流接轨的体验元素,对青少年人群的需求缺乏关注,导致游客客群年龄层偏大。

  3.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在地文化融合不足,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目前大部分红色文化未能得到更深层次挖掘,缺乏与区域资源条件和在地历史、民俗文化有效融合,没有实现真正的协作开发,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红色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研判

  开发模式:从单纯红色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

  伴随着消费升级,红色旅游景区趋向综合发展,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个景区孤立开发的局面,形成以旅游目的地开发为引导的综合开发模式,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产品组合:从观光向深度体验综合旅游产品转变

  区别于传统的革命文物、遗址观光游,近年来红色旅游体验产品逐渐丰富,整体呈现业态多元化、手法科技化、体验创新化等趋势,与民俗、生态景观、体育、养生等产品融合度更高。

  市场客群:受开发模式转变影响,年龄层趋向年轻化

  数据显示,受开发模式的转变,红色旅游正受到更多年轻用户关注,多元和新颖的体验方式吸引着年轻用户客群的青睐,红色研学和文创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群体在游玩中感受革命精神。

  面对国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广大的受众市场,红色旅游市场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是,如何充分结合红色旅游景区实际情况,深入解读红色旅游内涵,开发出多元的红色旅游产品,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创新探索出一条经济带动效应好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下及未来另一道需要全面解答的命题。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生态经济与地域大数据的专业研究机构,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在有着“中原红都”之称的河南清丰县单拐村给出了一个铿锵有力的解决方案。

  单拐红色旅游创新路径:“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

  单拐村位于“中原家具之都”清丰县东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北方局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是共产党指挥抗日战争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区。邓小平和宋任穷等人曾在此指挥作战,与单拐村的百姓们携手奋战、克坚攻难,为最终的抗日战争胜利立下巨大的功劳,在我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单拐村,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抗战时期军民融合、鱼水情深的红色故事。2017年9月,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受邀首次踏足中原大地,深入探访单拐这段红色往事。

  在实地走访和周边旅游市场调研中,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发现,一方面目前单拐红色旅游小镇已初步成型,依托已建成的冀鲁豫边区纪念馆、民俗小吃街等旅游项目,实现节假日日均3000人左右的客流,红色旅游市场初步打开。另一方面,清丰县周边旅游景区多数是以历史遗址和自然风光为基础的观光型旅游景点,聚焦在以项目地为核心的2.5小时车程内的旅游市场,清丰县周边尚没有出现能级足够大、体验足够丰富的红色主题拳头旅游产品。对于单拐来说,这是发展红色旅游景区的巨大机遇。

  对此,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创新性提出“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以期从旅游发展规律为出发点构建单拐独特的“红色旅游+”发展逻辑,将单拐打造成为一个囊括吃住行游购娱的、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未来先进科技的中原地区首席红色文旅综合景区,从而构建起清丰县独有的红色旅游产业生态群落。

  单拐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个发展要素完备、紧跟消费趋势且盈利可期的旅游景区,不仅仅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业态,更要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且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诉求以获得市场最大话语权。

  基于对清丰县产业发展升级方向的判断、单拐红色旅游精神的提炼以及项目地现状资源的把握,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从6个方面全方位构建单拐“红色旅游+”发展业态:

  爱国教育:从以往流于参观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发展精神教育、旅游教育和旅游培训等项目,构建丰富多元的红色旅游互动体跳出项目。赋予红色旅游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并以此获取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

  军事科教:延升红色文化体验,引入最新的科技体验技术,搭建军事科技娱乐、国防教育、军事科普等体验场景,吸引更多青少年群体和军事爱好者,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盈利能力。

  户外拓展:协同开发红色军旅文化与户外拓展项目,打造多种红色军旅主题的户外拓展和军事竞技体验项目,填补红色旅游户外空间上的项目空白,吸引教育机构和企业团体。

  农旅休闲:基于城镇农业发展基础,构建农旅休闲和红色旅游的多种创新业态组合,建立集农庄、民宿、农业景观、生活体验、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发展和村民致富。

  民俗体验:打破红色旅游只开发红色相关旅游资源的固化模式,联动开发当地特色民俗和非遗文化,开发民俗产品和非遗体验,实现对民俗文化的本真保护式发展和传承,增强了红色旅游的体验性,吸引到更为广泛的年轻客群。

  在地文创:对当地农特产品、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结合文创进行开发,具有高溢价空间的文创产品,可为景区带来稳定持续的收益。互动体验性较强的文创环节也能为景区吸引源源不断的亲子客群。

  单拐红色旅游+的战略定位

  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提出,以打造中原首席红色旅游景区为目标,综合布局爱国主义教育、农旅休闲、军事科教、文创体验等业态,打造中原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最深刻、红色旅游体验最丰富、区域带动效应最强的红色文旅综合体。

  1.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创新样板

  通过理念的重塑和创新,以“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在单拐传统红色旅游观光、教育基础上,融入军事科教、农旅休闲、户外拓展、在地文创等新型体验业态,形成综合旅游目的地,打造红色旅游创新综合发展样板。

  2.打造河南特色小镇建设典型案例

  贯彻中央发展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精神和相关政策,结合浙江等地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清丰本地旅游产业和红色品牌优势,打造形态有创新、产业有活力、模式有指导意义的特色旅游小镇,并致力于成为河南特色小镇的发展样板,以样板意义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关注,带动小镇的可持续的运营的发展。

  3.打造清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标杆

  立足清丰本地平原农业优势,挖掘三大产业的耦合共生关系,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加工业、红色休闲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打造清丰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先进示范点。

  结语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津京冀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和清丰县大交通格局的改善,单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单拐发展红色旅游内外条件兼备的优势,通过先进的“红色旅游+”发展理论,布局多元业态,整合多方资源,引进花王股份建设资本和运营联合体,携手清丰县政府共同推进单拐红色旅游发展PPP项目,真正将单拐打造成为旅游体验丰富、经济带动效应好、商业模式清晰、运营思路靠谱的中原首席红色文旅综合体。

关键词:红色旅游规划,红色文化景区设计,红色旅游主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