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业知识 >

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体验视角下台湾休闲农业景观设计

日期:2020-08-03 / 人气: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项目,而愈发注重通过体验参与来获得更多的心理感受。而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休闲农业园具有休闲、娱乐、观光、亲近自然的功能,必然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我国现阶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脚步从未停止,发展休闲农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内地各省积极研究学习台湾的先进经验,学术界针对其发展模式、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方面关注较多,对景观设计方面却涉足较少,尤其是对其景观设计中的互动体验更是缺乏研究。而景观设计也关乎休闲农业园是否具有较高体验乐趣并影响着园区的风貌。

  本文通过对台湾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研究其景观在体验方面独特的设计手法,借鉴台湾优秀设计经验分析出河北地区休闲农业园所具有的体验景观的共性问题,提出河北省休闲农业规划体验景观设计思路建议。

  一、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台湾休闲农业园概况

  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总共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萌芽期(1978年之前),成长前、中、后期(1979—2003年),发展期(2004年至今)。从萌芽期观光农园,之后发展到多感官的互动体验阶段。据统计,台湾拥有休闲农业园1244家,整体分布较为分散,以南投县和宜兰县相对最为集中,拥有农业园占总数的1/5。到2014年,认证许可登记的有300多家,台湾农委会着手对这些休闲农业园进行园区服务品质认证,来指导并带动这些园区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体验性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游人的心理需要

  在园区的景观营造特色以及多感官的刺激下,游客心中会对园区形成初步印象并成为是否继续进行活动的标准。其次,游客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来支配行为,完善的服务设施如卫生间、座凳、引导指示牌等,从而影响游客的参与性。

  (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规划布局

  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体验性体现在各个景观要素之间的整体布局上,这就关系到功能分区的规划要联系紧密。在规划整个园区时考虑各个体验性活动的流线布局,丰富的道路流线中穿插多感官植物景观、参与性的小品、乡土化的建筑,才能使游客产生参加参与性活动的欲望。

  (三)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活动策划安排

  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面不同于其他城市景观,最突出的就是活动的策划与安排。而活动策划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游客对参与性活动的选择。园区不仅要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功能,还要对本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行组织以形成主题性园区,利用特色农作物与乡土文化创意性地开发各类参与性活动。

  三、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台湾休闲农业体验景观设计手法分析

  (一)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保护生态优先

  台湾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生态资源虽然丰富,但一直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切规划都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园区在保留场地中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把人为干预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规划中还对基地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进行细心构建,以对原有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良好的生态保护造就了更具吸引力的景观,可以开发自然生态体验、教学活动、身体疗养等丰富的体验项目,比如萤火虫观赏、植物识别(图1)、昆虫微生物认知、标本制作等。

  (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充满活力的体验场景打造

  园区场景是空间的基本单元,是整个空间的基调,能够激发参与者体验欲望的园区必然具有令人满意的基调存在。利用传统景观要素即水体、植物、场地、园路、小品、地形,以及风、空气、光等自然要素,进行感官特征的强调来打造具有活力的体验场景。在对基地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后,根据设计立意把各种构成要素依照时间营造出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例如流水、蛙鸣、微风、下雨等。举例:听昆虫鸣叫、竹林中悬挂风铃(图2)、雨水收集、特定时间特定角度特定位置在水中倒影。

  (三)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丰富的农业体验设施

  台湾休闲农业园中的设施是各园区根据自己的主题利用自身园区特色及自然材料或者废物利用材料经过独特设计制作而成的,具有艺术性及环保特性。虽然会有些朴拙但具有创意,能够与本园完美融合在一起。比如胜洋休闲农业园中由原基地中保留下来的老式提拉取水器成为儿童戏水体验的设施;基地中拥有一些腐朽的木头也被切割拼接而成具有独特造型的板凳座椅,该设施因为拥有自然破损的艺术感而吸引人驻足体验观察。农园的主题也会体现在体验设施的设计上,具有创意的外观造型或是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或是体现园区的主题文化,参与者观察到这些设施就会在脑中再次呈现出该园的独特主题。

  (四)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重视景观细节的刻画

  由于台湾地区地少人多,土地就显得格外珍贵,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会精心修整布置。以细节的精雕细琢来打动每一位参与者,增强空间的生命活力,使参与者产生互动体验的欲望。这些生动的细节恰好是设计者设计立意的最好体现。

  四、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河北休闲农业体验景观提升策略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态势良好,河北环抱首都北京,东与天津毗邻,优越的区位优势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巨大客源。而想要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可借鉴台湾在体验景观方面的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已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经验具有一定可行性。

  河北地区休闲农业园的开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不合理现象突出,模仿的迹象比较严重,东拼西凑,没有形成统一的景观;甚至个别项目仓促建设,今天建一块,明天建一块。

  仓促建设的休闲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等不完善,制约了园区的长期发展。园区内道路不通畅,缺少足够的停车场地,休闲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设施品位低质量差;还有一些园区缺少住宿客栈等公共配套设施,游客只能游览后匆匆离去,“到此一游”的现象突出,长效服务跟不上。

  休闲农业的规划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合理的设计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游客的游览活动与景观之间互动参与的缺失。因此,用以往景观设计思维去考虑休闲农业显然是欠缺的,必须侧重于景观参与体验才是目前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主题。

  (一)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空间布局

  休闲农业园参与性景观设计要与园区规划设计同步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景观设计与活动设计之间的关系,把握各景观之间的联系和渗透,空间布局的衔接与收、放关系,过渡既要自然又要区分,达到景观整体化效果。在进行园区空间划分时,根据关联性对不同区域进行相互组合排列,使空间张弛有度,同时也要使功能上具有科学性,景观布局上实现艺术性。

  (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水系动静结合活跃园区气氛

  水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关系密切,动态水体活跃园区气氛,静态水体营造安静氛围。一般动态水体有溪流、喷泉、水景小品等。利用具有乡村气息的景观,比如水井打水、人工踩水水车、喷灌带等人工方式,一定程度上可营造美的感受,还可以增强游客对农事活动的体验;静态水体有湖泊、小水潭及水体上的一些亭、榭、小桥等。

  (三)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突出农业的季节性与体验参与

  农作物具有季节性生长周期,同时观光与体验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体验园区中,除了四季种植应季蔬果品种,还要适当建设温室,使北方寒冷冬季也同样具备条件以进行采摘活动及农事体验项目。对蔬菜水果及其他特色农产品也要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活动,这个深加工活动可让游客进行体验,比如:特色糕点、农家菜品烹饪、饮品制作等。同时,在园区中规划出小型土地进行出租、植物认领活动,运营方提供栽培的技术,来增加园区的体验率。

  (四)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科技元素的引入,提高趣味性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渐渐的对农业越来越陌生,人们想要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与科技发展带来的农业新技术,如生态驱虫、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在观赏体验的同时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使园区更具文化内涵。

  五、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结语

  休闲农业园作为农作物生产环境和园林景观环境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在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缓解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对自然、生态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本文从体验的角度去分析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而为蓬勃发展的河北地区休闲农业提供借鉴,以形成具有活力、动态、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景观。

关键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