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

当前位置:主页 > 成功案例 > 策划规划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木雕特色小镇总体规划设计

 

  区位分析: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界安徽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作为省辖地级市,境内辖设婺城区、金东区两个市辖区,兰溪、义乌、东阳、永康四个县级市以及武义、浦江、磐安个三县。

  本项目地处东阳东北侧,总用地面积291.42公顷(合4371.3亩),其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用地涉及六个村庄分别是北后周村、西关村、红楼村、清塘安村、戚高山村以及下石塘村。

  区域交通分析:

  本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内的公路交通网络,可实现与铁路、航空的便捷转换。

  铁路:项目用地距义乌火车站29公里,距东阳站10公里;

  公路:项目位于甬金、诸永两条高速的交接处,随着“华东第一枢纽”怀鲁互通的顺利开通,通过金甬高速可以抵达金华、宁波,横穿浙中、浙东地区;沿诸永高速对外可以去向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四市;另外,项目紧临S211省道,与东阳市区的交通路网紧密联系;

 

  航空:项目距义乌机场约30公里,距东阳横店机场约23公里,其中东阳横店机场正在建设,预计2016年底开通。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图

  地质地貌——山体多样,资源丰富

  东阳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占总面积69.2%。会稽山大盘山、仙霞岭延伸入境,形成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山峦自东向西,将境域分为南乡和北乡。

  水文——水文丰富,河流水库众多

  东阳主要河流东阳江、东阳南江主流走向从东向西,经婺江、兰江流入钱塘江。

  气候——气候温润,适宜旅游

  东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200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51毫米。

  自然资源——资源丰富,可开发程度较高

  东阳的矿产及土壤丰富,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铜、铀、莹石、钾长石、花岗石等20多种;据统计,共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五个土类,十个亚类,三十六个土属,八十九个土种。

  植物——品种丰富,独具特色

  东阳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种子植物134个科千余种,杉、松、梓、樟、荷、栎、楝等为常见乔木,其中香樟、榧树、鹅掌揪、檫木、银杏列为国家保护树种。

  动物——种类繁多,维护生态多样性

  东阳属于浙江五大地理分布区之一的浙西丘陵区。处于东洋界和古北界交替部位,兼有两界动物的种群和混交种,因此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2003年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可知,境内有野生动物30目84科275种。
 

  区域社会环境分析图

  历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800多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东阳“三乡一城”的美誉。

  东阳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木雕竹编之乡"及"文化和影视名城"。

  经济——龙头企业,工业致富

  1995年,东阳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2010年,东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11亿元,全市18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17.97亿元,成为首个建筑业产值破千亿的县。

  据金华市统计局核算,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7.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省、市及全国平均水平。

  东阳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磁性电子、医药化工、针织服装、工艺美术、建筑建材等为五大支柱的产业结构,并涌现出横店集团、广厦集团、浙江莹光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

  文化——发展迅猛,享誉国际

  东阳以工业起步并致富,却因文化产业闻名全国,中国横店影视城的创建标志着东阳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2014年世界工艺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中国横店影视节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打响了东阳在国际的知名度。

  分析:本项目用地拥有绝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适宜打造特色小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现状场地模型图

  现状用地实景图:

  项目用地地形相对丰富:山体零星点缀、石马溪贯穿用地西北及西部、用地内部平整地以耕地为主且多伴有蓄水池。

  总体定位:

  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创新研发基地!

  东阳木雕红木产业跨界融合平台!

  东阳木雕红木产业信息传承交流中心!

  规划关键词:

 

  创新、融合、交流

  规划策略

  交流合作,产业集聚

 

  依托东阳木雕在业界的影响力,通过吸引、集聚全国乃至全球专业人士的入驻,形成行业交流平台,以产业合作等形式,大力推动木雕红木产业的发展。

  展示追溯,行业导向

 

  通过认证追溯中心,对原材料以相关产品进行认证,在保障个人及企业利益,同时对原材料、古典家具、现代家具、纪念品的交易进行追溯,通过大数据掌握行业动向,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创新研发,产业升级

 

  以木雕红木产业研发中心为核心,构建由古典家具研发、现代家具研发、技术工具研发、纪念品研发、原材料研发等构成的创新研发体系,促进现有产业升级,推动新经济发展。

  综合导购,产业配套

 

  依托产品平台优势,以“购”为核心,构建综合性的导购系统,同时结合产业的发展需求,从“吃、住、游、娱、学、体、研”等要素出发,构建相应的服务设施,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及生活配套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梳山理水,生态支撑

  尊重现状地形,对场地北侧依旧保持原始地貌的部分用地,保留有价值的现状山体,梳理丰富的现状水系,以场地自身的山水个性,突显空间的舒适性及景观的亲和力。

 

  通过山水地貌的重新梳理,不仅引入了丰富的公共绿化空间,活化了内部的道路、景观等各项元素,还构建出了场地的基本骨架,为后期规划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结构图:

  一心 一带  四区  多节点

  一心:木雕红木产业创新核心

  一带:滨水休闲景观带

  四区:木雕红木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特色民俗体验区、配套服务保障区

 

  多节点:艺术人居、大师创意坊、西光特色民俗村、木材交易中心、北周后东阳古风民俗村、下石塘画家村等特色功能节点

  特色植物配置图

  文化脉络展示:

  通过举办节事活动可以提升木雕小镇的吸引力,树立形象并迅速提高知名度,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还可以平衡旅游淡旺季,而一些成功的节事活动本身就可以作为独立的旅游吸引物来吸引游客的参与。

  节事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以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如世界木雕工艺文化交流大会、古建筑文化交流大会、非遗文化旅游节等;

  (2)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节事活动:以元宵灯会、胡公庙会、东阳婺剧节等为代表举办的各种活动;

 

  (3)以体验为主的节事活动:如茗茶节、油菜花旅游节、都市田园狂欢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