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冬季旅游“淡季不淡”?旅游目的地破冰之举
日期:2020-12-12 / 人气:
受气候影响,冬季时节是大部分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两头热、中间冷”的趋势明显,因为大家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一南一北,要么去南方避寒看海,要么去北方赏雪滑冰,昨日马蜂窝发布的冬季旅游大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三亚和哈尔滨均在冬季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前三位,其中,哈尔滨冬季旅游热度涨幅达到200%。
而处于地理中间地带的旅游目的地既没有丰富的冰雪资源,也没有温暖的气候,差异化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缺乏地方性旅游特色,导致很多旅游景区基本都处于“半休眠”状态,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大量闲置。这些旅游目的地该如何发力,让冬季旅游也能淡季不淡呢?
01推出优惠政策
通过政企合作联合景区、酒店等旅游主要消费场所推出各种旅游优惠政策,或者在线上平台推出限时特惠等活动,降低游客出行的门槛,提高冬季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因为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门票价格每下降1%,游客量就会实现3%~5%的增长。
02拓宽旅游业态
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特点,开发不同的旅游业态。例如冬季是中小学生寒假期间,旅游目的地可以开发针对学生这一群体,开展文博游、亲子游、研学游;年底也是企业组织年会的集中期,旅游目的地可以推出一站式会议旅游,促进餐饮、住宿消费。
在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期间,贵州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并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的特点,推出多样化旅游产品,其中,针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游客,将结合温泉、滑雪等主题推出短途周末游和长线游;针对四川、重庆、湖南等地游客,将围绕民俗、红色旅游等主题开展短途游和长线游;针对浙江、江苏、上海、陕西等地游客,将策划度假康养旅游产品线路。
想要让冬季旅游“升温”,就需要通过“旅游+”增加旅游新业态,加速旅游业与研学、农业、文化、养生等产业的融合,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态旅游发展新格局,这样才能为冬季旅游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03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除了冰雪、温暖的气候等这种大自然赋予的特色资源外,旅游目的地还可以从当地的节日节庆、民俗文化、历史人文着手,增加冬季旅游产品的创新,丰富旅游的业态。
冬季是各种节庆活动、民俗活动聚集的时间,旅游目的地可以围绕“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当地特色,通过举办民俗庙会、地方民俗节庆、美食节庆、篝火晚会、文化演艺等旅游活动,展示当地特色的乡村传统文化、节事文化、饮食文化,依靠这些活动带动旅游的人气,并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民族生产、生活、服饰、娱乐等风俗文化,增强游客参与度和互动性,这些活动既能提升游客的体验度,还能增加额外的旅游收入。
为了推动冬季旅游,很多省份都采取了相关举措来丰富旅游体验内容,例如去年山东开展“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活动,通过举办节庆和民俗庆典、博物巡礼探宝等活动,丰富冬季旅游内容供给;今年贵州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资源,策划举办“民俗节庆体验游”等活动,打造有文化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总而言之,推动冬季旅游的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先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富的业态将游客引进来,然后凭借多样的特色活动体验将游客留下来。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破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