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天成分享 >

一天排号4万桌,超级文和友是如何成为长沙文旅地标的?

日期:2020-12-14 / 人气:

  超级文和友简介:超级文和友位于长沙市海信广场,2018年开业,2019年二期升级扩展至2万平方米,以长沙老字号为核心,结合长沙七八十年代城市记忆文化,汇集美食、零售、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进驻了100户商家、20余个商铺,全方位还原老长沙的文化与情怀。

  “排号4万、等位2万、客流峰值6.8万”,这是今年十一期间超级文和友的客流数据,由此可见这个长沙“市井博物馆”的火爆程度,从一个街边的路边摊到长沙文旅地标,文和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今天的网红打卡之地?

  “文和友”品牌始于2011。2011年,创始人文宾在路边摆摊卖了几个月的炸串后,开了第一家门店“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此后从2012年至2016年,他相继开了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文和友老长沙大香肠、文和友老长沙臭豆腐等,2018年,文和友海信广场店开业,自此便声名鹊起,2019年,扩建升级的“超级文和友”利用收集到的几十万件建筑旧物与日常物品,重新去还原一个完整过去的生活场所,改造后的“超级文和友”更是热度空前,成为了长沙“全新文旅地标”、“城市会客厅”。

  近几年来,主打“怀旧”、“复古”的街区不少,但很多都是一时火爆之后便销声匿迹,超级文和友到底为什么能保持长期的热度呢?

  01 根植于文化的空间创新

  以往一些主打“国潮”、“复古”的街区空间布局、业态内容单一,大部分都是两边商铺林立,售卖一些复古的特色小吃、特色产品等,店铺和店铺之间大同小异,游客都是图第一次新鲜过去打卡拍照就走人了,基本不会去第二次。

  “超级文和友”有别于传统的沿街的商铺,并且置身在现代繁华的商业综合体之中,超级文和友与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反差,这座高7层、20000㎡的空间内外建筑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外立面是270度玻璃幕墙,幕墙外使用水幕瀑布;内部却大有乾坤,重新构建了长沙八十年代风格的7层“老楼”,入口处使用20多万口老砖重新修砌的“时空虫洞”,并且在这个80年代的生活空间中,还设置了两列穿行整个空间的室内缆车,使得原来处于静态的空间由于缆车的加入变得多元和动态,内部的封闭和连接很好地创造了一个可以“逛”的空间,增加了游客探索感和停留时间,自然就会带来更多的消费。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根植于文化的空间创新唤醒了大家曾经的城市记忆,褪色红砖墙、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复古感极强的招牌和霓虹、80年代的缆车,每层楼排列的四方桌,众多长沙老字号美食档口云集,街头巷尾的各种特色还原了长沙曾经的旧时光。

  脱离了城市当地特色的复古街区单纯只是新鲜感而已,无法与游客建立起情感的链接,自然也无法长期的吸引人流,超级文和友的空间创新的核心是依托长沙当地的文化,充满着市井烟火气息让大家在放松的吃喝玩乐之间产生共情,所以很多人来了还会再来。

  02

  以场景为需求的业态布局

  传统复古的街区不仅格局规划简单,商业的业态内容也单一,缺乏参与及互动感,也没有场景的鲜活,很容易让游客产生无聊、乏味之感。

  超级文和友的不同之处是以场景为需求进行布局的,以纵向作为主要动线,空间内部看似无序,其实大量遵循着商业空间的基本逻辑和原理,主空间竖跨七个楼层,每个楼层各有所长,虽然以餐饮业态为主,但同时还有照相馆、录像厅、理发师、电游室、歌舞厅、剧场、书店、展览厅等多样的空间。

  你可以“穿越”到80年代老长沙人家中吃饭,去麻将室打麻将,去录像厅看电影,或者去剧场看演出,如果玩累了,就去“住宿”的店家预定一下民宿体验,多样的“玩乐”项目既延长了游客的驻留时间和消费机会,也丰富了游客探索的乐趣和文化体验。

  03

  城市的老味道赋能发展

  想要记住一个城市,舌尖的记忆最为持久,如果把长沙文化划江而分,河西是以岳麓书院为首的书院文化,河东则是以“吃”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市井文化中的各种美食是致力于打造成为“餐饮界的迪士尼”的超级文和友核心所在。

  超级文和友里面有一条“永远街”,街上除了文和友自身品牌的美食之外,基本都是有故事的老店,这些店铺保留着曾经的老味道,也是很多长沙人怀念的记忆所在,例如创立于清朝末年的“百年老字号”双燕楼、坚守31年的南门口巷子猪脚、28年只做大串的正哥牛肉串、经营24年的下岗牌臭干子等等,超级文和友保留住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用地方主义与食物,重新搭建人们之间的人情味。

  超级文和友为何能成为长沙的文旅地标?表面来看是复古,实则是以人为本,从情感需求出发,依托城市的文化特色,以美食为核心,构造不同的情景空间,为大家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搭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关键词:长沙文旅地标超级文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