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沉浸式综合体如何助力文旅行业发展?
日期:2021-01-24 / 人气: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沉浸式综合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1.0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的文旅综合体,只能满足最基础的出行需求,就是购物、娱乐和饮食的简单组合,形势单调,体验感极差,可能会在简单的场景下增加一些古装摄影,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2.0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的文旅综合体,对旅游目的地的场景形态进行改变。会将与旅游目的地相似的建筑、景观风格、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巧妙的融入到文旅商品中,来增加游客的沉浸感,从而来加深对目的地的理解,
3.0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相比之前的两个发展阶段,更加注重旅游地的文化主题性,会在整体风格上将视觉、触觉、味觉融入其中,更是挖空心思消除与游客的距离感,增强参与感,借助游客着装、环境调整、技术手段等,让大众游客成为“景中人”。
沉浸式文旅综合体是对空间和环境要求更高的一种商业文旅综合体,据调查数据显示,与文旅景区的合作,相比单纯与IP或商业地产来说,更能吸引旅游消费者的目光。
沉浸式作为文旅目的地的一种新生态业态,其发展潜力大,将对整个文旅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并助力其发展!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打造文旅新场景
沉浸式项目的创新性与科技型,让旅游目的场景拥有了更多美学与功能上的可能,更在文化上实现了多功能、多维度展现。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将红色文化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沉浸式讲解,由红色文化志愿者扮演的“革命先烈”借助纪念馆中的场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述说雨花英烈的动人事迹。纪念馆精选了十个故事点,观众可在晓庄十烈士展区近距离观看袁咨桐与晓庄学生的对话,还可参与互动,如收到游行学生分发的恽代英爱国演讲的传单等。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塑造精品沉浸式IP
沉浸式文旅综合体在引入IP的同时,也要将IP进行沉浸化打造,使得IP在移植到文旅目的地后,不止是简单粗暴的生搬硬套,而是进行沉浸化演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多维度来打动消费者。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趁着美剧《西部世界》大热, HBO打造了一个为期5天的《西部世界》快闪主题乐园,将剧中的虚拟小镇“甜水镇(Sweetwater)”搬进显示,让观众作为角色活在剧集里,伴随着“做出你的选择”的游戏提示,给观众自主权,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感,更是对IP的一次沉浸式再塑,反响惊人。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爆款
夜游是当下文旅行业最新的热点,也是拉动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浸式夜游重要的特点是“小投资、轻运营、大回报、轻演员”。国内行浸式夜游的样本案例的《夜游京杭大运河》,运河上的几座大桥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沿河树木在环形灯、投光灯、星星灯的映照和点缀下,如火树银花,如星河璀璨,变成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约12公里长的运河景观带、中国最大幅宽的桥体水幕,让运河夜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增加文旅景区的消费链延展
不少文旅景区如今仍停留在卖门票的初级阶段,而将来,伴随着游客对旅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休闲度假游市场越来越热,必将从“卖门票”升级到“卖场景”,而沉浸式文旅综合体,可被视作是摆脱“门票经济”束缚的一条路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的理想模样,是让消费者能够在无形中消费,在整个沉浸场景中,除门票外,其他吃穿住行消费变得自然而然,甚至由于创意内容的植入和空间场景的打造,使得复游与消费链延展亦成为可能。
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沉浸式综合体项目丰富各个文旅体验
沉浸式文旅项目繁多,比如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充分体现了文化+科技的魅力;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馆/密室、沉浸式灯光秀等,完美放大了旅游+科技的娱乐效果,尤其是沉浸式夜游产品,因其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极具“身临其境”般互动和娱乐体验,深得游客宠爱;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沉浸式文旅街区、沉浸式文旅小镇、沉浸式文旅商综合体等,成为消费升级的抓手。
从最普通的文旅综合体,到如今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沉浸式产业为文旅目的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其未来,不一定在技术上多么先进,在设计上多么精巧,但必将在体验上,占据高地,在文化上,经得起锤炼。
关键词:文旅项目科技产品规划设计,沉浸式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