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爆雷,逾期的110.54亿债务仅是冰山一角!
日期:2021-03-11 / 人气: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2月26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近期公司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本息金额58.17亿元债务,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110.54亿元,目前公司正在与上述逾期涉及的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展期相关事宜。
然而这110.54亿的债务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华夏幸福成立于1998年,此时正赶上房地产业进行市场化的大潮,高杠杆大举拿地,快速扩张的模式让众多房企“一夜暴富”,华夏幸福也紧紧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高光时期,华夏幸福在上交所借壳上市,跻身中国房企十强,并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维信诺、玉龙股份等三家A股公司,投资了新能源汽车、OLED、足球俱乐部等多个行业。
起于环京,败于环京
从2007-2010年,华夏幸福相继在河北环京的大厂、香河、怀来等复制固安的产业新城模式,到2016年,环京市场销售及回款占比达90%以上,所以后期进一步加大环京产业新城的投入和配套住宅投资。
2017年,高速发展的华夏幸福按下了暂停键,因为当年环京楼市遭遇一场严苛的调控——规划限批,土地限供,住房限购,多重政策之下环京住宅市场量价齐跌,规模腰斩导致公司现金流开始转负,达到-162.28亿元,暴跌309.04%。
资料来源:2017年华夏幸福年报
对环京的大力投资严重影响了华夏幸福后期的发展,虽然在此之后发展的“主战场”开始向其他区域转移,但是根据克尔瑞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华夏幸福的合同销售额分别为1680亿元、1432亿元和3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7%、-14.76%和-38.28%,华夏幸福从TOP10的位置一路跌到行业第40名。
在华夏幸福今年的内部会议中,王文学也指出因环京房地产形势的误判导致四年累积影响公司销售回款超过一千亿元,同时还严重影响产业新城回款和应收存货的价值。
平安入股,两头发展
2018年7月,中国平安以137.7亿元入股华夏幸福,持股比例为19.7%,此笔投资暂时解救了深陷泥潭的华夏幸福,2019年初,平安方面再度以42亿对价受让5.69%股权,至此成为华夏幸福除王文学外的第二大股东。
平安入股后也引入了以原华润置地掌门人吴向东为首的新管理团队,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片区、以成都为核心的华西片区等城市商办物业开发,加大商业地产、康养、长租公寓的开发,自此华夏幸福形成了由王文学与吴向东“南北分治”的局面。
然而商业地产的发展并没有拯救华夏幸福。
在棱镜发布的报道中,一位原华润置地高管表示,华夏幸福在平安入主后大搞商业地产,也是拖累其资金的一大因素。“商业地产资金投入大、回报慢,例如华夏幸福在武汉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光拿地就100多亿,加上建设运营,资金体量庞大,全国好几个类似项目,华夏幸福的资金压力就更大了。”
因为2019年9月末华夏幸福斥资116亿元拿下武汉武昌滨江商务区地块,光购地就砸下了华夏幸福2019年近8成的净利润,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公司的既定经营计划几经中断,现金流回补不足,资金危机也日益凸显,政府出台的三道红线让华夏幸福再次受到重击,2020年上半年,华夏幸福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77%,净负债率191.85%,现金短债比0.47,三条红线均踩中,这也表示未来有息负债规模不得增加。
(三条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2、净负债率不超过100%;3、现金短债比不小于1.0倍。)
而在平安入股华夏幸福之初,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以华夏幸福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数,2018年至2020年,华夏幸福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5%和105%,即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1亿元、144.8亿元和180亿元,若任一年度的实际净利润小于承诺额的95%,华夏控股需向平安资管进行现金补偿。
2018年和2019年,华夏幸福均以“擦线”完成对赌目标,完成额分别为117.46亿和146.12亿元,2020年无力完成对赌协议目标,这也意味着华夏幸福又要新增一笔“支出”,2020年华夏幸福尝试多种融资以应对到期债务,期内共发布融资公告20次,其中发行7笔永续债,共计融资196亿元,初始利率介于8%-8.5%之间,永续债不计入“负债”之内,但始终无法应对实打实的资金漏洞。
深陷债务危机,甩卖资产求生
1月12日,华夏幸福境内外多只债券突然大幅下跌,1月13日,穆迪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家族评级和CFLD (Cayman) Investment Ltd有担保的高级无抵押评级由“Ba3”降至“B2”,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自此引爆。
前文中也提到了,截止到2月26日,华夏幸福累计逾期的偿还债务本息合计110.54亿元,而需要偿还的总债务规模远不止这些,此前不久,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表示,2021年到期需偿付的金额高达千亿元,但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36亿元,其中各类受限资金228亿元,可动用资金仅有8亿元,并且债务之下还有源源不断的巨大的利息支出。
并且债务逾期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华夏幸福召开债委会,及时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多家债权人各自为战形成踩踏效应的乱象,王文学同公司核心干部通报了基本情况,并表示“新增融资又全面受阻,业务现金流根本无法覆盖偿付需求。可注入的资金,基本枯竭。危机由此触发,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内忧外患双重夹击之下,王文学不得不暂停收购、甩卖资产。2月19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公司将终止收购天津玉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3.34%股权。
2月28日晚,维信诺发布公告称,股东西藏知合(王文学为实际控股人)正在筹划通过转让股权等方式让出控股权,拟转11.70%股权,按照最新股价,该部分股权约能套现15.76亿元,但是对于巨额债务而言,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18年,平安解救了华夏幸福,这一次会有谁来拯救它呢?
关键词:华夏幸福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