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0多亿市值到1元退市,长城影视梦碎A股!
日期:2021-03-19 / 人气:
3月12日,因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公告了*ST长城(长城影视)将终止上市,并自3月22日起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截至退市前,长城影视每股股价仅剩0.46元,市值只剩下了2.36亿元,而它曾经市值一度高达165亿元,相较现在跌幅超过了99%,从2014年借壳上市到如今败走A股,长城影视经历了什么?
影视借壳第一股 疯狂撒钱扩张
长城影视曾为国内影视传媒机构,拍摄过《红楼梦》、《大明王朝》、《红日》等知名电视剧,2012年5月开始,长城影视进入IPO排队序列,拟在上交所上市,后在证监会推进的IPO排队企业财务核查中,长城影视终止了审查。
为了省掉证监会严苛的财务自查和抽查过程,加速上市时间,2014年长城影视借壳江苏宏宝上市,被称为影视借壳第一股,风头一时无两,其身价也水涨船高。上市之后的长城影视并不满足单一的影视发展,想要构造一个更为广阔的生态蓝图,打造横跨多环节、纵横多产业的公司链。
从2014年开始,长城影视开始了疯狂扩张并购。截至2018年末,长城影视共斥资约29亿元先后收购约20家公司,其中包括6家广告公司、9家旅行社和多家影视城。
前期扩张之时也引得长城影视市值一路高涨,最高市值曾高达165亿元,不过表面风光的背后净利润并不如人意,长城影视在借壳时曾承诺的未来三年(2014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7亿元、2.3亿元和2.6亿元,但并没有完全达到,其2014年-2016年净利润实际为1.97亿元、2.32亿元、2.56亿元。
疯狂扩张之后,剩下一地鸡毛
表面是业务扩张,实则为资本游戏,长城影视绝大部分收购都采用了现金交易,而资金来源大部分是自筹资金,定增融资或者通过大规模股权质押融资,并且收购以后,又利用收购公司进行质押融资,这种一边疯狂收购一边质押股权换取资金的方式,被舆论市场质疑为空手套白狼。
疯狂收购之后让长城影视产生巨额的商誉减值,负债率一路攀升,根据其年财报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6年,长城影视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5.43%、60.45%、66.18%。
而问题不止于此,2015年长城影视收购的“诸暨长城国际影视创意园”(下称“诸暨影视城”)为今后的退市埋下了伏笔,在被收购之前,诸暨影视城2014年净利润就亏损395.24万元,但当时长城影视依然乐观预计,基于诸暨创意园管理层对诸暨创意园的未来规划,以及上市公司对于影视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诸暨创意园拥有良好的业绩前景。
2016年诸暨影视城确实如预期一样,净利润达到233.96万元,但长城影视很快就发现其盈利疲软,为了给诸暨影视城输血,2017年,长城影视以现金2.16亿元收购9家旅行社股权,并表示这9家旅行社可为诸暨影视城输送游客20万人次以上,为影视城的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很美好,但现实是残酷的。2018年由于诸暨影视城净利润亏损,长城影视不得不自降3500万,以不超过3亿元的价格再度将诸暨影视城出售,并且因诸暨影视城收购的旅行社也进一步拖累了长城影视的利润,2018年,长城影视迎来上市以来的首次净亏损,共9家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商誉减值金额达3.77亿元,其中包括7家旅行社。
自此长城影视深陷业绩泥淖,2018年亏损4.14亿元、2019年亏损9.45亿元、2020年预亏9千万到1亿元。长城影视曾试图寻求外援帮助,相继与之江新实业、永新华控股、科诺森、桓苹医科等达成股权合作协议,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资金,但仍然无法改变日落西山的命运,而后期债务逾期、司法拍卖、违规担保事项让长城影视的加速衰败,2020年6月22日起,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戴上了*ST的帽子,雪上加霜的疫情则加速了长城影视的退市。
从“影视借壳第一股”到如今的终止上市,疯狂的资本游戏让长城影视走向巅峰,也让其走向衰败,上市之后的长城影视不仅没有从新的旅游、广告业务获得盈利支撑,原本的影视业务更是一落千丈,缺乏核心盈利能力最终让其败走A股。
关键词:长城影视梦碎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