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变身“网红街”,看烟火气成就的诗与远方!
日期:2021-04-30 / 人气:
去一座城市旅游,如果想要真正感受这座城市的特色,一是要去博物馆,二是要去菜市场。因为博物馆承载的是一座城市过去的历史文化,藏着城市独特的底蕴,而菜场承载的则是城市现在的市井民情,川流不息的人群构成的画面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底色。
然而在众多人的印象中,菜市场虽然充满了烟火气,但是免不了“脏乱差”,与“诗与远方”相去甚远,不过这几个菜市场经过改造以后不仅保留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人前来参观旅游。
建国门菜市场
建国门菜市场位于西安古城墙之下,曾经这里是西安平绒厂的所在地,2000年西安市平绒厂因各种原因停产,这里被改建成了一个集果蔬、肉类、水产、餐饮、百货等经营范围的农贸综合市场,一二十年来都是一个普通无奇的菜市场。
改变始于2018年,在“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的市井风貌”的前提下,依托菜市场自身独有的日常生活气息,建国门菜市场进行“微更新”与“轻改造”,将美食、民宿、咖啡、杂货、阅读、展览、酒吧等元素融入其中,此外,菜市场所在的街区还会不定期的举办手作活动、城墙诗会、展演活动、周末书集等活动。
改造以后,建国门菜市场人气爆棚,除了继续承载菜市场的功能以外,这里也是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成为了周边居民的聚集地,很多其他地区的人会特意开车前去买菜游玩。
四湾菜市(拱辰街菜市)
四湾菜市位于合肥老城区中心地带,原本是拱辰街内的原宿州路小学老建筑,承载着众多老合肥人心中的城市记忆。2019年10 月,庐阳区启动拱辰街一期工程,将此处设置标准化菜市场,拱辰街菜市部分商户搬迁入驻。
庐阳区将对现有街道中的老字号、老店铺进行最大限度地原址保留的同时,将四湾菜市打造为“整洁、质朴、传统、智慧”并存的新型菜市,整个菜市分为一楼固定商户区与二楼露水集市、生活商铺区,总经营面积2285.5平方米,青砖小瓦、茅草棚、木栅栏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摊位会让人误以为闯进了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创意空间。
2021年3月31日上午,四湾菜市开始试运营,据悉试营业期间,菜市人气暴涨,日均人流量基本可达到1.4万人次。未来二期改造还将融入传统民俗、景观雕塑等艺术设计手法,从建筑景观提升、业态分区优化、历史文化挖掘等方面对拱辰片区进行多方位升级,延续四湾菜市的人间烟火气息。
其实,菜市场成网红打卡点并非中国特有,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题调查显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取景地派克市场,每年吸引了100多万游客到访。荷兰鹿特丹的Markthal缤纷菜市场,一年人流多达800万。日本的筑地市场每天有近4.2万游客进入,成为海外游客到访日本必去的打卡地。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行经验的丰富,人们的旅游诉求正在从景区的美丽风景转向社区的美好生活,新鲜、湿润、生动,浓缩市井民情和生活百态的菜市场,有效满足了旅游经验日益丰富的游客对当地日常生活、饮食文化、质朴社交和别样美好生活的体验诉求。
菜市场打造为网红打卡地也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菜市场都能改造成功,部分菜市场改造了以后脱离了原本的生活气息之后反而人气寥寥,如何才能改造成功呢?一是要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讲好历史故事;二是要拓展多元业态,延伸消费体验场景;三是满足与人的情感链接,菜市场最核心的还是其存在的烟火气,在此满足日常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与沟通。
如今,大家旅游的地方不再限于景区、酒店等地,菜市场作为一座城市隐形的名片,很多人都会将其作为旅行中的一站,中旅联认为,一座城市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时候,不要忽略了菜市场的功能,打造好了,这个烟火气之地也能成就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关键词:网红街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