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业知识 >

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搞好医院环境景

日期:2019-09-26 / 人气:

  医院医疗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医院室外环境的绿化设计是医院人性化的具体体现之一,好的室外环境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松、休息场所。本文介绍了医院环境景观设计中绿化的三大基本原则,着重分析了医院不同功能区应如何进行绿化设计,并列举了选择绿植的具体方法。

  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中绿化的三大原则

  良好的医院环境有利于缓解病人的情绪,使患者产生对医院强烈的认同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病人的康复,同样也让医护人员身心愉悦,热情工作。医院环境景观设计中绿化要遵循以下几点:

  功能性原则:由于医院中病人居多,医院景观设计中绿化要考虑其特殊的使用者,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园林环境,步道宽度和坡度应充分体现人性化,方便病人们的行走,沿途要考虑牵引装置,供病人使用轮椅、推床和支架;

  视觉愉悦原则:植物合理配置中体现出“时景美”,注意要有季节性变化,从而为整个医院营造宜人、舒适的景观,要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让病人能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因为心情愉悦利于养病。平面绿化应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力求做到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简洁大方,不落俗套。

  空间多样性原则:要充分考虑病人们的情绪因素,为他们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不同的活动场所、不同的私密度,既有群体活动场所,又能有让人独处的空间。

  在对医院的主要入口、门诊区、住院区、生活区和传染病区的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美学原则,又要讲究生态保健功能,以及与医疗场所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它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普遍特征,还具有促进病人康复的特殊功能。

  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同功能区的绿化设计方法

  医院由门诊部、住院部、辅助医疗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总务部门等众多不同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对环境的要求各有不同:

  入口区与城市道路相连,规划布局不仅与城市相协调,还应凸显其严谨;

  门诊部人流较多,其景观不仅有美化的作用,更要疏导人流,使节奏有序;

  住院部周围绿地不仅有观赏的功能,更要有活动、休息、聊天的场地。周围场地较大时,可选择自然式布局,使人更有接近自然的感受;场地较小的,可先考虑规整的布局,以有利于空间的利用;

  其他部门的布局形式,要与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1.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入口区的环境绿化设计

  主入口区是医院景观设计的重点,它和城市街道相连,不仅是车辆行人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人们对医院第一印象的开始。对此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为好,通常可在主入口区摆放雕塑作品、花坛等作为视觉中心,也作为医院的标志性景观,有条件的还可设计些水池、假山等增加景观丰富度。

  但由于主入口是人、车出入的重要场所,应该有较大的广场面积满足集散功能,因而能设置的各类小品体积都不宜过大。主入口区的植物景观也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

  2.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门诊部的环境绿化设计

  门诊大楼是医院对外的一个主要窗口,也是医院形象的标志。门诊部是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区域,安排植物和环境小品时,不但要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还应考虑到交通的通畅,利用绿化带、花坛、假山水、建筑小品等对空间进行分隔,使人流和车流巧妙地分离,还要规划一处供外来人员休息等候的区域(例如可供人休闲的绿色凉亭等)。

  在植物种类和色彩的选择上,应避免种植过高大和繁密的乔木,选择适当高度的树木,在种植的间距和形式上适合地形的高差变化,这样既不会遮挡人们的视线,还加速了人的流通。另外,花卉品种不宜繁多,色调要简明,起到点缀环境、烘托医院特殊气氛的作用即可。

  3.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住院部的环境绿化设计

  住院部在医院中属综合功能区域,主要满足患者的治疗、生活及休闲等需求。在绿化环境总体景观设计上应以自然形式为主,根据具体的环境要求来设计,满足住院部患者户外休闲和停留的需求;如果他们在室外停留时间相对多一些,其绿化风格应不同于门诊部外环境的处理手法,要添加些更具审美和趣味化的园林景观。

  在医院规划设计中,不要盲目追求土地使用效率而忽视绿化。《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新建医院的绿化率应大于35%,改扩建医院绿化率不小于30%。

  同时,尽量将医院建筑中关系非常紧密的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三者相连,如果这三者是分散的,最好有风雨连廊相接。绿化环境设计要做到疏密有致,把建筑集中布置,既便于患者就医,又有利于将来发展,同时腾出大片绿地,有利于规划园林,进行室外绿化环境设计。

  植物选择方法

  医院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患的情绪和心态,所以在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下,园林绿化既要考虑美学原则,又要与医疗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而医院绿化设计中,其植物选择很有讲究。

  1.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根据环境需求选择植物

  选择植物要根据树种的生理特性,适应医院安静、空气清新、湿润,无粉尘、无噪音的环境需求,同时应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多植一些杀菌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黄槐、桂花、杜鹃、雪松等。

  2.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选择能分泌杀菌素的植物

  有的植物能分泌杀菌素,并具有杀菌作用。松树能分泌一种叫烯萜的物质,对肺结核病人有良好作用。很多树叶和花朵能分泌出杀菌素,银桦、柞树、稠李、椴树、冷杉所产生的杀苗素能杀死白喉、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的病原菌。因此,医院室内空间可以合理种植这些植物。

  3.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植物

  植物滞尘能力的大小和树叶的大小、枝叶的疏密、树叶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较好的防尘树种有构树、桑树、广玉兰、刺槐、槐树、朴树、悬铃木、女贞、臭椿、桧柏、夹竹桃、丝棉木、榆树、侧柏、油松、毛白杨等。

  4.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选择抑止粉尘能力强的植物

  在植物中草地对于抑止灰尘飞扬的作用最大,草皮的叶子能够吸附灰尘,它的根可以固定地面上的泥土,由于叶子覆盖着地面,因而尘土不致被风刮起。常用的草皮种类有野牛草、结缕草、羊胡子草、狗牙根、假俭草等。

  5.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选择消除噪声能力强的植物

  在医院建筑物周围要种植各种乔木、灌木和绿篱,组成浓密的树丛,发挥其噪音阻挡和过滤作用。如果选择的树木能形成林带加以隔离,或形成群落生境,就能有效降低30%-60%的噪音。消除噪声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珊瑚树、雪松、圆柏、龙柏、水杉、云杉、鹅掌楸、栎、海桐、桂花、臭椿、女贞等。

  6.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植物的配置要有季节性

  患者会因能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而心情愉悦,心情的愉悦有利于养病和康复。植物合理配置中要体现出“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医院营造宜人、舒适的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绿化树种以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的品种,根据配置的疏密有意识地形成开放和郁闭的空间对比,使病人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季节变换的节奏感宜强烈,这能很好地调节医患的情绪,给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藉。

  7.医院医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选择要多样化

  医院是医伤治病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所中,种植尽可能多样化的植物,实现生物多样化的环境,配置全年有色彩感的植物,强调花、果、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为医患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绿色医疗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选择的植物,要少用或不用花粉较多的或本身产生较多粉粒的植物,如芒果、芙蓉菊、银叶菊等,同时不要选用带刺、带毒的植物,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如红刺林投、剑麻和夹竹桃等。

  现代医院景观绿化设计应针对不同场所营造出不同的舒适空间,使医院室内、户外景观多样化、医疗化,同时结合功能需求,营造“安全、自然、生态”的环境,这不仅能给人亲切友好的感觉,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促进病人康复,还能使医护人员身心愉悦、热情工作。

  结 语

  医院室外的环境绿化设计是人性化关怀的具体体现,好的室外环境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松、休息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绿化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否则会对正常的医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绿化设计要遵循必要的原则,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和适用。

关键词:医院景观设计,医院园林规划,医疗园林景观